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的物理方面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较为系统地掌握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某个研究方向上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并能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在某个研究方向上做出一定的研究成果。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并能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具有本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能够胜任声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研发等工作。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注重在超声、物理声学、噪声等领域的声学理论与应用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超声检测及声场模拟
2.声学成像及超声换能器研制
3.噪声及振动理论及应用
4.声波通讯
三、学习年限与指导方式
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为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培养方式为全日制,指导方式为导师负责制。
四、学分要求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
五、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参见附表一。
六、学位论文
1.文献阅读: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并写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的形式由导师规定并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2.选题和开题报告: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和进行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三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题目、现状分析、研究内容和特色、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项内容。开题报告由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审核,未通过者必须重新进行。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由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组成的专家小组按照《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要求的内容在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考核未通过者有一次重新进行中期考核的机会,一般应在一至两个月之内完成。
4.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新,格式必须规范(见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若发现有抄袭剽窃现象,则取消其答辩资格。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在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或录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附表一
专业代码:070206 专业名称:声学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必修 | 第一外国语1(英语) | 48 | 2 | 1 | 各专业必修,7学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第一外国语2(英语) | 48 | 2 | 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基础 理论 | 数值分析 | 48 | 3 | 1 | 不少于4学分 |
数理方程 | 48 | 3 | 1 |
专业 基础 | 高等量子力学 | 48 | 3 | 1 | 不少于6学分 |
群论 | 48 | 3 | 1 |
高等固体理论 | 48 | 3 | 2 |
高等原子与分子物理 | 48 | 3 | 2 |
高等电动力学 | 48 | 3 | 2 |
必修环节 | 学术活动 | | 1 | | 参加学术活动不低于6次,其中本人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 |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 | 1 | 3 | |
社团和团学活动 | | 0.5 | | 参加社团和团学活动不少于6次 |
选修 课程 | 专业 选修 | 声学原理 | 32 | 2 | 2 | 不少于4学分 |
声学实验技术 | 32 | 2 | 2 |
应用声学 | 32 | 2 | 2 |
现代光学原理 | 48 | 3 | 2 |
现代物理实验 | 48 | 3 | 1 |
高等光学 | 48 | 3 | 2 |
量子多体理论 | 48 | 3 | 2 |
等离子体理论 | 48 | 3 | 2 |
凝聚态物理导论 | 48 | 3 | 2 |
燃料电池技术与应用 | 48 | 3 | 2 |
材料物理性能 | 32 | 2 | 2 |
物理学前沿发展 | 32 | 2 | 2 |
公共 选修 | 体育 | 32 | 1 | 1 | 必选 |
论文写作指导 | 8 | 0.25 | 2 |
就业指导 | 8 | 0.25 | 2 |
数学建模 | 32 | 2 | 1 | 选学不超过2学分 |
| | | |
补修课程 | 理论力学 | 48 | 3 | 1、2 | 跨学科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须补修,不计学分 |
电动力学 | 48 | 3 | 1、2 |